第五百七十七章 光有坑没有萝卜_大明第一贡生
笔趣阁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五百七十七章 光有坑没有萝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七十七章 光有坑没有萝卜

  本来朱佑樘还在听陆完的侃侃而谈,闻言不由将目光转过去。

  之前听陆完说得还不错,可一旦知道张周来了,那陆完就算是说破大天,皇帝也不会再留意。

  「秉宽,来得正好,朕正在商讨西北的军情,看来又有些小麻烦了。」

  朱佑樘招招手,让张周到近前。

  才刚从朝上下来,张周也没想到朱佑樘来研武堂这么快。

  等张周到沙盘之前,朱佑樘对李璋示意了一下,李璋道:「是这样,今日早晨刚得知的战报,说是鞑靼人再一次从花马池寇边,因地方将士并无所防备,以至于鞑靼人再一次破关而入,不过这次各处大明的兵马快速反应,鞑靼人只是稍作劫掠之后便撤兵。」

  张周道:「宁夏,果然还是不太平。」

  朱佑樘点头道:「这跟秉宽你的料想,近乎是很相近了,但因为这次宁夏没有杨一清,加上新任的三边总制尚未抵达延绥,交接的事情还未完成……朕料想,或许鞑靼人正是瞅准这时候来犯,妄图趁机撬开个口子。秉宽,朕的

  意思,是准备好好教训鞑靼人,你有什么良策没有?」

  跟以往问策,都是单独问策不同。

  这次朱佑樘好像有意让他张周在小范围的「自己人」面前露一手。

  张周问道:「陛下,此战您认为,是应当收着打,还是要……」

  「不能收!」

  朱佑樘道,「年初的时候,大同等处就已经在积攒粮草辎重了,前半年新建伯跟朝廷伸手要粮的时候,朝中还那么多人非议他,说他不识时务,说他应该见好就收,现在却正好印证了,反倒是鞑靼人不会知难而退。一切都有所准备,那接下来,就应该是给他们个深刻的教训,如果只是不痛不痒的教训……那他们还会变本加厉。」

  李璋在旁帮腔道:「很明显,新建伯是为入秋之后,鞑靼人的来犯做筹备,这应该是兵部早就有预警。还是蔡国公能料敌如神。」

  朱佑樘没理会这种马屁话,继续问道:「秉宽,你觉得,此战应该怎么打。朕把各处能调集的兵马,按照之前所呈报的,都总结出来,你也应当都看过,三边能出兵十五万,大同能出兵十二万,如果再从京畿周边调兵的话,那就能出兵三十万以上……」

  这次朱佑樘好像已经迫不及待要当千古一帝了。

  这所谓的三十万兵马,张周看过,其实很勉强。

  要在保证各处防守的情况下,征调十五万以上的兵马,就非要从京营以及各地来招募,其中有近乎半数还要是后勤补给人员,很难拿兵器上战场。

  其实大明边疆能调动的兵马,一直都只有十万左右。

  那除非是不顾后路,就是全力出击,各处的兵马一个都保留,才能勉强调出三十万人。

  张周道:「陛下,要跟鞑靼人交战,完全用不上这么多,不妨按先前新建伯进军草原的规格,或者是……保国公带兵进河套的规模,调个五万兵爱美,您意下如何?」

  「五万?会不会……」

  朱佑樘显然觉得这数字,是少了点。

  朱晖用五万人,把大明的脸面都丢尽了,要不是那场战事,通过杨一清等人力挽狂澜,或许大明就要在西北吃瘪。

  张周道:「五万兵马足矣,只是在领兵将领的人选上,还有出兵的方略上,需要再行协调。」

  「朕思量过,就由新建伯带兵,最为妥当。」朱佑樘想都没想,就觉得由王守仁带兵去,最合适。

  也是因为,皇帝觉得,既然不全面出击,那就要找个善于以少打多的。

  整个大明,好像没人比王守仁更会玩这种以少胜多。

  张周笑道:「陛下,何不看看在场的诸位同袍,是否有此等能耐之人,由他们亲自领兵呢?且还有三边总制王琼等人,或许也适合来领兵?还有朝中诸多的老将,似乎也都是老当益壮呢。」

  「是吗?」

  朱佑樘笑了笑。

  那眼神,明显就有点不对了。

  陆完在旁听出点苗头,他先看了看张周,当发现张周没有极力去争取让「自己人」来当这个领兵的主帅,他就意识到,也许皇帝所谓的平定草原,也只是个幌子。

  鞑靼人来犯,也可能就是个由头,更多还是要完成军中的整肃。

  因为之前张周曾详细跟他说过,要平定草原,非要有个三五年的准备不可,而眼下才到准备的第二年,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准备期限,那现在出兵的目的就呼之欲出了……

  为将来倾巢而出扫除障碍。

  陆完道:「陛下,臣也认为蔡国公的提议非常好,应该派出有见地的将领,前去带兵……还有应当派出更有见识的都御史等人,督办军务之事。臣愿意请命。」

  陆完看起来是在为自己争取,但其实也只是表明态度自己不会退缩。

  连陆完自己都知道,皇帝和张周暂时是不可能派他去的。

  主要还是因为能帮上张周的人,诸如王琼、王守仁、唐寅等人,现在都不在京师,唯独一个朱凤可能会帮上忙,但这也明显不是干大事的,他陆完再怎么说也算是能为张周分忧的。

  皇帝这会,怎会把张周的左右手往外掰呢?

  「陆卿家勇气可嘉,但朕仍旧觉得,还是应当从富有经验的老臣中,挑选出一些能带兵的人,先前保国公带兵进河套,让朕大为失望,但后来结果倒也并不算差。你们就先推演一下,看看这场战事的演变……更符合哪些将领的风格,或者说,你们也都推举一下,看谁去领兵合适!」

  朱佑樘似乎是在听取他人的意见。

  但也好像是在给在场之人挖坑。

  张周道:「陛下,此事应当于朝上商议,除了由朝中臣僚来廷推,也应该找人来毛遂自荐。」

  「嗯。」朱佑樘点点头。

  正说着,李璋又将一份战报呈递过来,说道:「陛下,新建伯上奏,说是偏头关等处,也发现大批的鞑靼人寇边迹象,鞑靼人似是想多点入侵我边陲重地,为今之计,只怕推选出一两名领兵将帅,是不太够了!」

  「那就多推选出几名,朕在军务上,也不能总依仗于那区区几人,还是应该采纳更多人的意见,让更多人挑起担子!」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6bq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6bq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